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9的文章

開刀過後的"運動"到底要怎麼進行呢?

圖片
現在大部分人普遍有運動帶來健康的觀念, 在手術過後,不像以前覺得要休養很久, 今日不就各種特殊的骨科手術來講說後續復健的進程, 只想要給大家一個「疤痕」的概念 大多都是在醫師指示之下,有些特定角度要避免, 其餘則是量力而為,能動多少算多少 然而,有沒有發現手術過後的身體活動起來跟沒有手術過的身體總是差了一些呢? 筆者不是醫師,沒有辦法講解清楚手術對身體帶來的影響, 然而,就物理治療師的角度, 手術之後需要癒合的傷口組織,可能會在身體內部產生一些拉力, 即使手術進步的把傷口縮得再小,都還是可能有拉力 而這個拉力的影響,則是因人而異, 你有試著觸碰過你的傷口嗎? 會不會有些電電的, 甚至是痛痛的感覺呢? 身體常下意識的會避開會疼痛的動作, 比方說,肚子痛的時候,會彎腰把肚子藏起來, 以身體腹側(胸口.肚子)的傷口舉例,就可能會讓身體不自主的駝背挺不太直, 身體中段的區域其實是四肢活動的地基, 雖然四肢沒有動過刀的痕跡,理論上走動活動沒有特別問題, 但是否會有些 腳步變重,肩膀抬起來 不那麼輕鬆的感受呢? 身體隨著你的使用習慣,多多少少會有存在一些不平衡 即使是沒有開過刀/生過病的人,身體都可能會有一些不平衡 當這個不平衡的感覺變得身體比較承受不了時,就會讓你外表看起來也有身體歪斜的狀態 而若兩隻腳,或是兩隻手的重量不一樣時,這個對於身體的歪斜感則會更加劇 開始運動前,你更該先發現自己的身體是否也存在著這些歪斜 先感受到自己的身體平衡,你的運動在沒有別人監督之下才也能降低運動傷害造成的機率 甚至,在運動完,還能調整完自己身體的狀態

給癌友的5個運動小秘訣 (翻譯文章)

圖片
原文出處:  https://www.cancer.net/blog/2018-09/exercise-program-you-5-tips-people-with-cancer 運動這件事情在癌症照護中已變得愈來愈重要,在癌症治療期中或是療程過後,運動是安全且沒有傷害的,而在腫瘤照護中,甚至也有醫師開始把運動納入治療的一環. 最近有些研究也特別指出運動的好處,可以改善癌症相關的疲倦,以及增加存活率.而增加運動帶來的好處可以長期維持,且健康的生活型態也可以減少其他疾病的發生率,即使是高強度運動也可以有同等的好處  以下列出5點可以讓你更容易為自己打造個人化運動菜單,而在運動前,記得先諮詢你的醫師有沒有什麼要特別注意的事項   秘訣1 先知道關於身體活動量的建議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指出,對於成人來說,每周須達到中等強度運動150分鐘或是高等強度運動75分鐘.另外每週也建議有兩天進行全身性的肌力增強訓練  *中等強度:可以講話但不能唱歌的喘度 *高等強度:連講話都有些上氣不接下氣   秘訣2 選擇不同種類的運動   運動類型有數種不一樣的選擇, 一個有效率的運動計畫需要包含各種不同類型的運動以達到最好的效果  有氧訓練 走路及跑步都是很好的有氧運動,但對初期開始重拾運動習慣的你,也許日常生活中的洗衣.洗澡.換衣服及烹飪這些活動就已讓你達到訓練強度.若是你自主達成生活中的事務都已很累,這時若再額外加上有氧運動可以會讓你更累,這些動作所運用的肌肉群是相同的  阻力訓練 阻力訓練是在癌症治療期中及過後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從椅子上站起來,提購物袋,爬樓梯這些事務都需要肌力才能完成.適當強度的肌力訓練可以減少疲勞及改善身體功能,甚至可以增加骨密度   下肢肌力訓練:從每天5~10下從椅子站起來開始,一天可以視情況執行2~3回  上肢肌力訓練:使用0.5公斤的水瓶每天做10下的手肘彎曲動作或是肩推    核心訓練 核心訓練是動作的基礎,身體中段的肌肉在很多動作中都會需要,甚至是你翻身起床也需要身體中段的力氣   秘訣3 功能性動作健身讓你為你的生活做...

神經肌肉控制力,那是什麼...可以吃嗎?

圖片
在物理治療師的運動治療裡面, 最不斷強調的字就是神經肌肉控制力了, 從動作控制 、紅繩 、不穩定的平面例如bosu 、BAPS及跳床都會提到 神經肌肉控制力, 最一開始這個字,是出現在平衡訓練裡, 在膝蓋前十字韌帶開完刀後,除了肌力及耐力,還需要練習膝蓋的「穩定度」 而這個穩定度,指的就是神經肌肉控制力, 動態的關節穩定,可以讓術後重建的膝蓋更快回到場上,讓你正常的使用你的膝蓋, 然而,真的只要踩踩平衡板 、給予不穩定的刺激就夠了嗎? 更重要的是.... 「 大腦 」 除了讓受傷部位暴露在大量不穩定的刺激中,除了站得穩還是站不穩, 還有更多的眉角需要注意, 大腦需要 有意識的學習 動作及不易受傷的下肢排列, 這樣在動態訓練平衡的過程,則可以同時整合肌力 、耐力及控制力. 只有膝蓋需要練習大腦-神經-肌肉控制力嗎? 基本上,全身上下都需要練習喔!哈哈 尤其在骨盆及脊椎部分,若曾經有過疼痛,這個大腦神經肌肉控制力都會有問題的 啟動順序的不一樣 當你舉起手的時候,你知道你腰部的肌肉也得要穩定嗎? 姿勢穩定,建立於過去不斷累積的動作經驗, 大腦會自動記憶動作模組,當你要做同一件事情的時候, 你已不需要像第一次學習事情一樣那樣專注,可以直接反射性地使出該使的動作技巧, 比方說,第一次學習開車的時候,你可能會很緊張的全身痠痛, 在開了幾次之後,你可能會覺得即使開整天的車也沒什麼感覺, 但若不小心某次出現了下背痛,你可能開始會發現只要坐久一點或是路比較顛簸, 就會再一次的引發出腰痛. 疼痛,會讓肌肉啟動順序變得不一樣, 你明明知道腰部已有疼痛,覺得要更小心保護腰, 而大腦卻會幫你叫出使你更痛的肌肉來完成一件事情, 這個機制可以修正嗎? 當然是可以的,但首先需要重建的是 「本體感覺」 , 在發生疼痛之後,你的本體感覺會出現問題! 本體感覺,是你閉著眼睛都知道自己是站著還是坐著,膝蓋是彎還是伸直 從重建感覺開始,需要大量利用視覺(看鏡子) 、觸覺(按摩或是輕拍)去強化感覺輸入 , 這樣才能讓 大腦收到正確的訊號做出正確的動作 , 在什麼姿勢下訓練呢? 通常,是以 非功能性 的姿勢下做訓練,會比較快達到效果, 也就是我們常需要 躺下來練腹肌 ,或是利用 紅繩叫醒核心 的機制 為什麼要選 非功能性...